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,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,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。民进清远市基层委员会提交了《关于补强县域经济发展短板,全力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提案》,聚焦清远市县域经济发展、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资源实现机制尚不健全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,缺乏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新动能、人口外流严重,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和技术支持、县域财力匮乏,整体投入不足等短板,并提出针对性建议:

  突出规划引领,推动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。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,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规划,明确各地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,形成特色鲜明、功能清晰、布局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。高质量打造清城-清新-佛冈-英德经济带,依托区位优势和较好的产业基础,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。高水平打造北部四县(市)乡村振兴区,因地制宜发展预制菜、生态旅游等产业,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。

  突出制造业当家,夯实县域振兴根基。贯彻落实制造业当家战略部署,做厚做实制造业当家。一是做大产业:坚持项目为王、产业强县,招大商、招好商,做大做强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。二是做强园区: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和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,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,鼓励企业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,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,提升产业园区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。三是做优环境:巩固提升清远市改善营商环境成果,强保障、提效率、优服务,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
  以数字经济赋能县域经济发展。加强县域内的互联网、5G网络、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。帮助传统产业通过引入智能制造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推动智慧城市建设,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。

  增强财政资金统筹调度能力,提高使用效率。一是要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统筹调度能力,加大对北部地区、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;二是要整合专项财政资金积极支持县域重点产业发展,带动资本、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聚;三是要不断完善监管机制,加大对项目的管理、检查、考核和验收等,强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。

  此外,强化人才要素支撑,助力县域经济发展。一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,扩大县域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,促进基础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齐头并进,夯实经济发展基础。二是优化重大人才工程建设,给予县域高端专业型人才支持,采取优惠政策留住高技术人才。三是加大对基础人才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的培训,提高人力资源的竞争力,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,以高素质人才赋能县域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。